什麼是「儀式感」?這一詞是源自於《小王子》故事裡所說道:「『儀式感』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,使某一片刻與其他時刻不同。」而走到今日這個概念已經被廣泛運用到各個領域,懂得善用這項「感受催化劑」,你也可以把平凡的日常過得更有趣且更有味道。

【其實你應該】善用「儀式感」把生活從將就變講究!

#1.工作與學習「儀式感」:善用事前小習慣與固定場域

無論是你是仍在就學的學生,還是已出社會打拚的上班族,想要讓唸書或工作更快進入「專注模式」,將讀書或工作場域打造出某種固定「儀式」,便能讓你更快進入心流狀態。(延伸閱讀:人生沒方向?找到屬於你的「心流」,讓你工作更有目標、更來勁

這裡所謂的儀式,小至在做正事前,固定喝杯咖啡、泡杯茶、點蠟燭⋯⋯等小日常習慣;大至環境營造、傢俱擺設、坐靠窗位置⋯⋯等固定空間感創造。總之,就是要讓自己在每次專注模式時,循著這些固定小習慣、特定場域帶動,彷彿在執行某種「儀式」般,讓你因為這些習慣的制約引動,更快進入專心狀態。

 

#2.戀愛交往「儀式感」:過節、紀念日為感情增溫

生日的貼心祝賀、情人節的貼心送禮,中秋吃烤肉、聖誕吃大餐⋯⋯特定節日就要以特定方式慶祝度過。這類看在某些講求邏輯與理性的人眼中,或許會認為這說穿了,無非不就是商人為了刺激群眾消費的手段爾爾,為何要跟風?雖說如此,但你卻無法否認,這些刻意為之的節日情趣,的確在重複平凡的日常中,能夠事實引發一些情緒刺激與情感漣漪,而這也是為何部分女性總在乎情人有無記得過節、紀念日,其實重點從來就不是真的在於過節這件事上,更多時候,她們是期待「儀式感」所帶來的情感調劑與情緒滋潤。

缺少儀式感的愛情,就像少了調味料的菜餚,易讓人感到食之無味;哪怕你內心再愛,若沒有實際作為表達出來,便可能讓對方誤判或認為你不愛了而產生疑慮。故建議有伴侶的戀人們,請善用儀式感為感情增溫,或許你內心不太認同但做了便能感受到它的威力!

 

▲ 

#3.穿著打扮「儀式感」:日常認真穿並依場合身份變化

日復一日的忙碌工作,規律重複的無聊日常,讓部分人士開始對於穿著打扮開始沒有那麼重視。

相信你,一定也經歷過穿著打扮左右你心情起伏的經驗,第一次上學穿上學校制服、第一次出席重要場合的正裝或西裝、因為當兵服役套上的迷彩軍服,或是因獲得新工作換穿新制服去上班。不同的裝束,它總能提供你一種身份轉換的力量,而即便不起因於身份需求的衣著規定,回歸是平凡日常,認真看待每日穿搭,它能讓你感受到重視自我的自信及愉悅,這類來自於外在穿著的儀式感,其實無形影響著你的情緒喜悲,只是可能被你忽略了許久。

 

下一頁,更多你應該知道的「生活儀式感」,千萬別錯過!